淮南师范学院“第三届淮河文化研习营”开启台湾大学生游历祖国大陆 探寻淮河文化之旅

发布时间:2023-11-20浏览次数:539

来源:党委宣传部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刘娟 涂新宇  摄影:宋玉飞 王淑婧 朱敏  审核发布:唐莹

淮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淮河流域有一句老话是“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数千年来,蜿蜒东去的悠悠大河滋养了一片大地,孕育了无数人文艺术奇迹,淮河流域始终显露出多彩的文明曙光。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11月11日傍晚,一架远道而来的银白色飞机,伴着轻柔的秋风,缓缓降落在合肥新桥机场,这是来自台湾华梵大学赴邀参加淮南师范学院淮河文化研习营的师生们。

为更好地发掘、宣传淮河文化,使其在新时代两岸文化交流之中焕发新光彩,安徽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携手淮南师范学院,共同举办了本次对台文化交流项目——“第三届淮河文化研习营”。华梵大学国际事务处执行主任童玉君作为领队老师,带领10余名台湾学生与淮南师范学院师生以淮河文化为主题,亲身感受淮河两岸楚文化、淮南子文化、豆腐文化的独特魅力,共赴此次淮河文化盛宴,领略新时代祖国大陆取得的非凡成就。

舌尖上的豆腐,淮河流域的美食文化

“俏四方,八公豆腐甲天下!”地处皖北的淮南市,美食文化独具特色,其中豆腐文化最为出彩。“来淮南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一块小小的豆腐也能有这么多的吃法!”在享用过八公山玛瑙泉豆腐宴后,台湾学子陈广典发出满足的感叹。

淮南豆腐宴一直都是淮河美食文化中的经典,有道是“莫道豆腐平常菜,大厨烹成席上珍。”在淮南厨师巧手雕琢下,豆腐被赋予无限变幻的可能。有的飘散在水中细若发丝如初绽菊花;有的轻柔包裹着各式馅料;有的浸染多色煎炒炖炸。苦辣酸甜尽在其中,俘获全国各地人的口味,也深深打动了台湾师生们的味蕾。

“在台湾,豆腐常会被做成豆腐蛋糕,口感更偏向于甜。而在淮南,豆腐却能有如此丰富的味道。同样的食材在不同的烹饪手法下,最终呈现出来的菜肴也独具特色,淮南的豆腐文化真是让我大开眼界!”童玉君老师回忆起参观淮南豆腐村的情景,“我们专门参观了豆腐工坊,这是一次难得的体验,我第一次亲眼观看豆腐的制作过程。从那繁琐而讲究的工序中,我也渐渐理解这里的豆腐如此美味的原因。” 

淮河流域的美食品类丰富,豆腐宴、豆腐菜、淮南牛肉汤、上窑馓子、淮南Sa汤、八公山豆腐脑……不胜枚举。味蕾被震撼的同时,美食中蕴含的独特文化也令台湾师生们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山峦之中的古城,古韵古香的寿县风光

处处有风景、时时有风情、四季皆锦绣。寿县古城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淮河南岸,依八公山。寿县历史悠久,古称寿春、寿阳、寿州,历史上州来国、蔡国、楚国、西汉淮南国、东汉阜陵国先后建都于此,屡为州郡。

寿县作为楚文化的积淀地,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县博物馆中的楚金币非常的惊艳!”谈到寿县博物馆之旅,陈广典兴致勃勃地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透过玻璃展柜,你可以看到非常多的金币放置在一起,排列成三角形的形状,每一枚金币都很大,很难想象当时那个年代工匠们铸造出这些金币有多么不容易,古人的智慧真的非常伟大!” 

博物馆中展品众多珍藏文物藏品10000余件套,其中涉楚文物700余件套,楚金币、北宋重佛舍利牡丹纹金棺、汉八龙纹金带扣、越王者旨于赐剑、羊首尊等皆为代表性藏品。一观一赏之间,悠久璀璨的楚文化便深深印入脑海。

漫步淮河边顺着水流的方向眺望,只见群山挡住了河水的去路,河道拐了一个接近直角的大弯,折向西北,绕山而行。那便是八公山,是淮河流出源区后遇到的第一座连绵成片的山脉,也是寿春古城所依据的天然屏障。作为4A级旅游景区,八公山山脉绵延,大小山峰三百多座,风景秀丽。

“八公山非常出名,但百闻不如一见,亲身来到山脚下,爬山的过程中映入眼帘的山湖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华梵大学学生李鑫对于自然风景情有独钟,这次研习活动中最令她念念不忘的就是八公山与焦岗湖景区。“淮南这边的自然风光不只是美丽,最吸引人的是风景中的独特魅力。”她回忆道,“拿焦岗湖来说,湖里有大片枯白的荷叶,在轻风中静静摇曳,宛若寂静中的孤寂,那种景色让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的中国美院的画作《枯荷》。同样的韵味深厚,让我不禁感慨于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

文旅途中的见识,意韵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我们小时候都有背过二十四节气歌,但是对其中各节气的计算方法我们并没有接触过。《淮南子》是一部涉猎广泛的优秀哲学著作,其中的《淮南子·天文训》是二十四节气的出处,记载非常详尽,这次淮河文化研习营活动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去了解的学习机会。”在细致地讲解之下,台湾学生马怡然对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有了深刻的认识。“很感谢能有这次交流机会,此次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让我收获满满,回去之后我有太多太多的感受和见闻想和同学朋友们分享。”

为更好地向台湾师生们宣传科普淮河流域多彩的人文底蕴,淮南师范学院特意安排了《大河文明视野下的淮河文化》《舌尖上的非遗--淮南豆腐文化》的主题讲座,童玉君老师对此表示高度肯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穿越在历史和现代之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历史的久远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次研习营活动不但让我们亲身体验淮南地区风土人情,同时也为我们准备了内容丰富的文化讲座。中国地大物博,淮河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旅行的过程中学习,不止欣赏到了美丽的山水风光,又增长了自身的见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极具意义的游历体验。”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之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串联两岸学子、两岸人民心灵的根脉。两岸关系发展离不开两岸文化交流,中华文化的弘扬发展更离不开两岸的携手合作。“第三届淮河文化研习营”活动虽已落下帷幕,但两岸青年学子的交流仍会继续发展,相信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之下,不断加强两岸高校的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两岸青年学习、交流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届时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大学生成为两岸相互交融、守正创新和彰显优秀文化的生力军和接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