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关爱学生 淮南师范学院最美“摆渡人”

发布时间:2022-05-13浏览次数:225

作者:李贝婷 赵莹 裴媛媛 涂新宇

当下,疫情骤紧,我们正走在一个特别的春天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他们一直在坚守。从黑夜到黎明,那些平凡的身影和暖心的瞬间像一道道微光,汇聚成战“疫”暖阳,为2万余名师生筑起了校园防疫墙。

  “到!”这一声响亮的声音让他们在司机、志愿者、防疫战士、教师的多重角色中随机切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自疫情发生以来,除了一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等,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随时待命,早出晚归,义务接送医护人员、学生和日常物资,成为校园内外最美“摆渡人”。

  “师院是我的母校,这次轮到我来守护您!”3月30日,接到学校党员突击队员的动员令,法学院的张戌老师抢着报了名。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他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把微信、qq提醒音开到最大,处于随时待命状态。一次,一位急需药物的同学因为疫情封校买不了急需药品,于是向张戌求助。经过积极的争取与努力,张戌跑了多家药店,最后成功为这位学生找到了药物,缓解了学生的困境。张戌表示:“曾经,我作为淮南师范学院的一名学生,是学校保护我,这一次,我要为母校而战!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冲在前方,但只要学生需要,我就立刻到达;只要疫情不退,我就不退。”

  成为突击队一员的这10余天,不定点出车完成应急任务是常态。4月3日深夜,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张星老师备完课后刚躺下,看到突击队微信群里有任务,立刻“接单”,与三名需要从医院返校的学生取得联系,第一时间赶到人民医院、东方医院接学生返校。每去一次做一次防护措施,待第三位学生核酸检测报告(阴性)出后,再次赶往东方医院接回学生。任务完成后回到家已经凌晨2点30分。“作为一名老师,这是肩上的一份责任。”张星坚定地说。

  “等几分钟,我马上就到!”在疫情暴发的短短几天里,校办公室的陈晔老师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担任突击队志愿者,争当抗击疫情的“战斗员”。作为校外志愿者中唯一一位女老师,面对校内师生们的隔空求助,“在线接单”远程提供暖心服务,并主动替换有时不方便工作的志愿者。她接送的师生大多数是被野猫抓伤,需要去注射狂犬疫苗针,经过不断地探索与经验积累,如今她已经成为半个“医导”,也“总结”出了一条快速的就医路线,节省了在不同科室之间奔波的时间。陈晔认为,虽然存在着一定风险,但作为突击队的一员,她想尽自己所能为学校贡献力量。

  “在这个特殊时刻,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有义务加入到抗疫队伍中,为抗击疫情尽一份绵薄之力。”高龙琦老师是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教师党员,疫情发生后,他时刻铭记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尤其是身处校外,更希望通过自身的默默付出,为抗击疫情做贡献。白天的线上授课结束后,傍晚到凌晨的时间是他的志愿者“司机”时间。一次次送学生去做核酸、看眼睛、打疫苗,接送骨折学生去医院接骨等,每天平均接送3次左右,他默默无言,用行动为党旗增辉,这份希望的力量传递到学生心灵的深处,让学生们感受到共克时艰下的“润物无声”。

  疫情防控期间,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程军老师毅然选择守好学校“大家”,转身投入疫“战”一线,全天候坚守校园岗位,并报名参加校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4月9日晚,一名学生出现了发热的状况,她迅速被120送至东方医院,待做完所有检查,核酸检测结果显示阴性。凌晨12点23分,程军驾车从医院将学生接回学校。在接送学生途中,学生上下车时的一句句“谢谢老师”“麻烦老师了”“辛苦老师了”在他耳旁回荡。程军说,“我为学生守护,学生为我送上关心,疫情面前,温暖在心与心之间传递。”

  在得知学校即将选派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后,音乐学院的李松杰老师第一时间报名申请,作为疫情防控突击队队长兼联络员,他在志愿工作岗位上率先垂范,带队奋战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第一线。工作期间,李松杰在接到上级最新指示后,与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工作对接,不断探索如何高效地发挥突击队志愿者的力量。他积极协调校内外志愿者车队,用最快的速度接力送师生去医院、为学生买药、帮助师生解决生活不便等等。他表示,这让他想起了2020年在寿县的扶贫经历,同样是义无反顾、冲锋在前。他说,“从4月1日成立以来,疫情防控突击队出车260余次,搭载260余人,行程1800公里。大家每分每秒都在高效运转,跑出应急“加速度”。我们希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学校关心关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们一直都在!”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在这场战“疫”中,突击队志愿者们全力奋战,他们义无反顾地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用坚守和奉献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是最美“摆渡人”,他们的每一次笃定出行都为校园增加了一抹最亮丽的色彩!